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北京理工大学网络安全学院学生创新资助计划(三期)资助名单发布

近日,由中央网信办指导,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多家网信企业与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共同发起的网络安全学院学生创新资助计划三期资助名单发布。我校3项入选,分别是硕士胡丰的《动静结合的灰盒模糊测试技术》、博士李臻的《网络安全分析知识图谱研究》以及博士刘铮的《针对基于格的后量子密码的能量侧信道攻击的防护方案》。(项目合作企业包括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创新资助计划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鼓励和资助高校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培育网络安全人才创新能力。

在本次创新资助计划过程中,北京理工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科协面向网安学院在读本科、硕士、博士学生,组织开展网络宣讲会,开设专项答疑通道,积极推进创新资助计划三期申报工作。经过指导老师、网安学院、项目办和资助企业四轮的评审,最终入选了三个项目,为我校、我国网络安全人才发展贡献力量,为推动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深度融合注入了北理工动能。

 

此次我校入选的三个项目,均紧扣网络安全技术发展趋势与合作企业需求,兼具技术创新性与产业应用价值:

1. 动静结合的灰盒模糊测试技术(申报人:胡丰 合作企业:奇安信):该项目旨在综合运用二进制文件静态脆弱性分析、二进制插桩及灰盒模糊测试技术,以实现对二进制文件更为精准且高效的模糊测试。通过动静结合的分析方法,结合机器学习自动化筛选真实可达脆弱点;利用二进制插桩收集运行时覆盖率信息,设计智能引导策略优化模糊测试路径;进行定向测试,并在到达脆弱点后激活距离引导的fuzz生成触发输入,实现敏捷且精准的漏洞触发。

图片1(1).png

2. 网络安全分析知识图谱研究(申报人:李臻 合作企业:奇安信):该项目旨在构建一个整合多源异构数据的安全分析知识图谱,并研发基于图谱的智能查询与推理技术,以提升安全事件关联分析与威胁预测能力。研究聚焦三大核心技术:一是多源数据融合与标准化,采用STIX 2.0规范统一MITRE ATT&CK等异构数据,结合NLP技术实现非结构化日志的实体关系抽取;二是动态知识图谱构建,基于Neo4j图数据库实现威胁情报的实时更新与扩展;三是智能推理机制,融合规则推理与统计推理技术,实现威胁路径自动推理与趋势预测。

图片1(2).png

3. 针对基于格的后量子密码的能量侧信道攻击的防护方案(申报人:刘铮 合作企业:华为):该项目拟围绕基于格的后量子密码算法(ML-KEM、ML-DSA),研究其在侧信道攻击下的安全性,探索可行的防护方案。拟研究神经网络在基于格的后量子密码领域的侧信道攻击方案,探究恢复格密码密钥多项式所需要的最少侧信道功耗曲线条数;针对开源密码库openHiTLS的ML-KEM、ML-DSA实现,验证基于神经网络的侧信道攻击方案的有效性,挖掘openHiTLS的潜在侧信道泄露风险,给出软件实现层面的防护方案,并评估侧信道防护方案效果,输出技术报告。

图片1(3).png

此次三项课题成功入选创新资助计划三期,是对北京理工大学网络安全学科实力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双重肯定。学院后续将按照资助计划的相关规定,组织师生保质保量完成研究任务,推动科研创新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力求成果落地,切实服务国家网络安全战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