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9日,方班示范班第113期研讨厅现场课暨方滨兴院士学术报告在北京理工大学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中国科学院院士郭世泽,与周晓方、贾焰、周万雷、李建新等一行专家学者走进校园,与师生深入交流。来自全国高校师生23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汪本聪出席并致辞。活动由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安建平主持。
汪本聪副校长对方滨兴院士等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鼓励现场师生,要以方院士为标杆,保持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教育创新、学术研究上深耕细作,实现突破性进展。
在方班研讨厅现场课上,6个教学班同步开课。方班研讨厅是由方滨兴院士设计并亲自全程参与教学的研究生创新课,是以师生互动为教学方法,以“求源、熵减、思辨”为教学目标的特色课程。课程采用小班制、研讨点评式教学模式,由院士、知名专家和专业老师组成教学组,采用“学生讲、师生问、专家评”的深度翻转课堂形式。
本期有来自北大、北航、浙大、北理工等24名国内顶尖高校的同学们分别进行了主题论文汇报,主副评专家对同学们的报告进行了细致点评,从论文方法设计,到底层原理追溯,延伸至对相关领域的洞察,课程全程体现出“授之以渔、掌握方法”的显著特色。
方滨兴院士以“方班研讨厅:一种互动式教学的新模式”为题,为现场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他详细阐述了“方班研讨厅”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通过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思辨能力。该模式融合了“钱学森研讨厅”的学术交流精神与费曼“输出式学习”的特点,采用“学生讲-师生问-专家评”的深度翻转课堂形式,围绕“求源、熵减、思辨”三大核心方法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与创新能力。其中,“求源”要求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通过输出倒逼输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熵减”强调归纳总结能力,帮助学生从复杂问题中提炼核心要素,优化思维路径;“思辨”则鼓励批判性思考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在质疑、辩论和分析中形成独立见解。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方班研讨厅”凭借其融合性、创新性与实践性,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探索。
在互动交流环节,师生们围绕教学方法、学习能力培养等问题踊跃提问,方院士耐心解答,分享经验,并向每位提问者赠予他亲笔签名的著作《论网络空间主权》,现场气氛热烈。
本次活动不仅让师生体验了创新教学模式的独特魅力,也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