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落实上级部门关于网络空间安全实战化人才培养的战略部署,9月29日,由北京理工大学主办,北理工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师发展中心承办,奇安信协办的网络空间安全实战化人才培养师资培训研讨会在北京理工大学成功举办。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汪本聪,北京理工大学杰出校友、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原副局长郭启全,北京理工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张笈出席会议,来自10余所高校的80余位教师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北理工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安建平主持。
汪本聪向参会专家、教师致以热烈欢迎。他强调,网络空间已成为大国博弈的新战场,培养能够应对实战、决胜未来的网络空间安全人才,是教育工作者肩负的时代重任和神圣使命。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搭建交流合作的桥梁,推动各高校携手共进,共同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面向未来挑战的网络空间安全实战化人才培养新路径,切实提升我国网络空间安全实战人才培养的能力与水平,为筑牢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屏障贡献高校智慧和力量。
值此北理工建校85周年之际,校友郭启全将凝聚自身数十年行业实战经验的28部大学教材和学术著作赠予母校,以专业成果支持母校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汪本聪代表学校接受赠书。
在专题报告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实战化人才培养,并结合自身经验展开深度解析。
郭启全研究员以《以网络安全新质生产力引领“AI+”时代的网络安全实战化人才培养——实战化人才培养的理论、技术及实战》为题,结合当前“AI+”浪潮下网络安全领域的新挑战与新机遇,从理论框架、核心技术到实战案例,系统剖析了实战化人才培养的路径与方法,为参会师生打开了“AI+”时代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新视野。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孙利民作《工控系统的脆弱性分析与安全评估》报告。报告精准拆解工控系统这一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神经中枢”的安全风险点,结合实际案例,提供了脆弱性分析与评估的实战方法,为相关方向人才培养提供核心参考。
北京理工大学特聘教授、信息对抗技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责任教授罗森林以《网络空间安全教育教学新质生态兼ISCC的点滴思考》为主题,结合北理工相关学科专业建设经验,从教学体系构建、课程设计优化到ISCC赛事实践,分享了打造网络空间安全教育新生态的思路,为高校完善教学模式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方案。
中关村实验室研究员岳银亮聚焦研究生培养痛点,以《靶向真问题 实战育真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反思》为题,结合自身科研与研究生培养经历,提出“锚定实战需求、破解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研究生培养路径,为高端网络安全人才储备提供了新视角。
为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基础研究与企业实践应用深度融合,研讨会组织前往网络安全行业领军企业奇安信进行了参观学习。与会人员先后参观了奇安信安全中心展厅、网络安全保障指挥中心,通过沉浸式体验感知网络安全实战场景、价值。在交流环节,奇安信网络安全专家张雅彬从投资、合规、应用三个视角详细解读了网络安全技术发展趋势,为大家在教学与科研中更好地贯彻产教融合理念提供了参考。